经典赏读
首页 >> 文学艺术 >> 经典赏读 >> 正文
把历史交还给历史
更新时间:2025-08-22 11:13:02点击:

历史没有真相。那些史学家们言之凿凿地为我们所提供的历史记录、碑刻文化,大约只有三分之一是真实的,而另外的、大约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谬误,三分之一则是有意而为之的粉饰。所以,前人以感喟的口吻说,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女孩子。

但是人类有好奇心,据说这种好奇心是天生的,是人类初民时期就有的。人类有好奇心,他总想对任何事情,都探个究竟,而当向历史的深处瞭望时,这个探究有个诗意的字眼称呼,叫“钩沉”。

于夫先生大约不能免俗。他大约从上学时期开始(浙江大学历史系研究生),就突然对中国二十四史中,由明入清这一段历史产生浓厚兴趣。而我,冲冠一怒为红颜,大约,吴三桂的故事、陈圆圆的故事,最令他痴迷。后来么,十年磨得一剑成,终于把一本60多万字的大书奉献给了社会,把他对这一段起承转换的民族史的思考和诠释贡献给了社会。

这种写作形式,我们的古人叫它“演义”,也就是说是小说。那是个人化的历史诠释,或者个人视角下的历史诠释。我在这里着重想强调的是,这种有野史性质的演绎或小说,较之正史,似乎更见其真,更见其具有艺术性和广泛的社会性。比如,《三国演义》较之《三国志》,《西游记》较之《大唐西域记》,影响力更见其大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艺术家的一根魔杖,点石成金,于是乎变戏法一般,活灵活现的人物,大起大落的故事,令人伸手可触的时代气氛,一齐奔至阅读者的眼底。而这类题材,所有的那些生发出的东西,都必须有一个牢固的、清晰的、精确的立足点,这个立足点是钉子。所以小说艺术大师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:历史是钉子,在上面挂我的小说。巴尔扎克的话,确实是笔底下走过许多人物和故事,写出长达一百部小说的《人生喜剧》的写作者的经验之谈。

副书名就很有意思,《冲冠一怒为红颜》,写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。明清之际,朝代更替,历史转折,好一个多事之秋!大明王朝自万历以降,江河日下,民不聊生,尤其是末代皇帝崇祯上台后,内有李自成、张献忠等“流寇”作乱,关外有满洲八旗虎视眈眈,一场逐鹿中原的大戏开锣。战火纷飞,纵横捭阖,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上演,怎一个“乱”字了得!

作者条分缕析,娓娓道来:努尔哈赤起兵,皇太极建立大清,多尔衮入主北京,陕北农民起义,张献忠焚烧皇陵,崇祯帝煤山自尽,李自成兵败九江,永历帝夜奔缅甸,吴三贵云贵称王,纷繁复杂的民族纠葛,变幻莫测的敌我态势,不但叙述周详,而且引人入胜。全书史实、人物、时间、地点,都十分真实,绝无“戏说”、随意编造之嫌。对这些历史的钉子,作者予以充分的尊重。置身书中,仿佛听到了生死相拼的呐喊,仿佛看到了宫廷深处的党争。

明清之交,是一个历史大变动时期,瞬息万变,波诡云谲,正史中往往语焉不详,留下了不少千古之谜。如皇太极即位之谜、孝庄太后下嫁之谜、李自成生死之谜、陈圆圆失踪之谜等等。作者旁征博引,深刻分析,对这些历史之谜一一做出了自己的独到解释。虽然不能说这就是定论,也不可能有人能做出定论,但作者另辟蹊径,苦心挖掘,成一家之言这句话是可以说的。

书中对战争的描写有很多处,绘声绘影,精彩纷呈,亦有其独到之处。如:明朝三大征、援朝之战、萨尔浒之战、宁远大捷、宁锦大捷、血战山海关、磨盘山之战、长岳之战等。战争是历史的继续,战争改变了力量对比,战争改变了历史,如是而已。

人物是一本书的灵魂。书中各式各样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,刻画这些人物的分寸是很难把握的,纵观全书,作者在对人物的描写上是下了一定功夫的,字里行间对不同的人物有着明显的褒贬之分。如对民族英雄熊廷弼、卢象升、袁崇焕。作者对他们的冤屈而死,表达出极大的同情,同时,也对导致他们身怀忠义、报国无门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。而对于醉生梦死的福王、无恶不作的魏忠贤、无耻淫荡的客氏,作者对他们的种种恶行进行了彻底的揭露,将这些家伙绑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至于性格具有多面性的吴三桂、李自成等人,作者既没有将贴着“汉奸”标签的吴三桂写得一无是处,也没有将民族英雄李自成过度美化。作者所写的,就是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,将历史重新交还给历史。

历史是一面镜子。与一般小说不同,作者有意在书中加入了一些评说,画龙点睛式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这也是传统话本小说的以一贯之的做法。如对于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一事,作者就持否定的态度。一是失之于操之过急,二是陷百姓于水火。如果能接受群臣的建议,待吴三桂死后再行削藩,那就会平稳得多。此外,明军在战争中曾经大量使用了炸药和火铳、火炮,甚至购买西方先进的红夷大炮(红衣大炮)。而到了清朝,清军基本上使用的是冷兵器,这种历史的倒退,加上闭关锁国,使得中国积贫积弱,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,每一个怀着中国梦的中国人无不扼腕叹息。

本书的主人公吴三桂投降大顺、投降大清、又起兵反清,其人品的确不值得称道。他的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接引清兵入关,确实是历史的偶然。但我们从中发现,在历史转折的特殊时刻所产生的历史机遇,能使一个本来平淡无奇的小人物,不经意间成为主角,发挥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。

一口气读完这部友人的处女作,有些喜出望外,也的确受益匪浅。该书内容丰富,语言流畅,尤其是对古诗词、对联的运用,都为本书增色不少。书中对话多数采用了文言文,对话朗朗上口,简洁而晦涩,足见作者驾驭文言文的功力。读后心潮起伏,百感交集,就以自己的读后感作为这部作品的序言吧!抛砖引玉,推荐读者们认真读一读这部小说,相信会给您带来可贵的正能量。

一卷讲习罢头飞雪。于夫先生是我的好朋友,他是一位资深的编辑家。当年,他曾经主持我出版过大陕北三部曲的第二部《六六镇》,出过中篇小说续集《大顺店》,有提携之恩,这里不敢忘记。且借这个机会,聊致谢忱之意吧!

高建群

2015年11月4日

于西安高看一眼工作室


6C74


注:于夫小说《明末清初那些年——冲冠一怒为红颜:吴三桂与陈圆圆》简介:

《明末清初那些年——冲冠一怒为红颜:吴三桂与陈圆圆》是周鹏飞(笔名于夫)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,2018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。作者曾担任三秦出版社总编辑,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出版工作。作品以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为背景,围绕吴三桂的生平展开叙事,串联明、大顺、清三方势力的历史脉络,重构万历至康熙年间的政治变迁与人物命运。

全书以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为线索,刻画袁崇焕、李自成、崇祯帝等数百位历史人物群像,贯穿宁远之战、甲申之变等重大事件。小说分上下两册共三十二章,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,以关键事件章节如“袁崇焕力挽狂澜”“康熙帝撤藩逼反”等框架,展现军事冲突、权力博弈与个人抉择的交织,呈现明末清初的复杂时代图景。

《明末清初那些年:冲冠一怒为红颜(套装上下册)》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,小说选取明清之交历史转折时期这样一个重大题材,以历史人物吴三桂的一生为主线,同时穿插明末史、大顺史、清初史三条辅线,讲述了三百多年前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,作者着力塑造了数百个形象丰满的各种类型的不同历史人物,并尽可能地还原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。重温明清之际的这段历史,吸取明亡、李败、清腐朽的教训,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,为实现民族复兴的“中国梦”而努力奋斗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。

高建群研究中心


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 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

电话:029-83113002  邮编:710100